APP運營這份網址庫文檔,做內容的人都需要它
列幾個地方站編輯團隊做內容的現狀:
-
本地內容基礎薄弱,一天看不到幾篇UGC
-
日常轉帖沒章法,不知道去哪找內容
-
一寫原創,智商仿佛被封印,一天憋出6個字
-
團隊對“好內容”的認知很模糊
所謂“我眼里的好內容,不是老板要的好內容”
......
尤其是最后一點,讓人很心塞。
內容工作者很辛苦,但苦勞不等于功勞,轉載和(偽)原創的技能,對今天的內容編輯來說非常重要。
下面和各位分享一個化龍巷內容團隊實踐中的操作機制,能夠初步解決“從哪找內容(或創作靈感)”的問題。
——這種操作被親切地稱為:網址庫。
網址庫是什么?
網址庫:一個放相關網站鏈接、以及這個鏈接說明的word/excel文檔。
一個網址庫需要哪些內容?
網址/賬號名稱+地址(不是首頁地址,可能是版塊地址,也可能是頻道地址,就是這個地址是最終找內容源的地址)+這個地址頻道里會討論的主要話題,同時給一個查看頻次。
一份好的網址庫,需要讓團隊里面的每一個編輯都可以看懂。不管是新人,還是老編輯,都能做到即拿即用。
為什么要建立網址庫?
-
日常轉載需要;
-
做更好的原創內容,找靈感、素材,如,知乎問答和百度知道,基本代表了這個領域的用戶最直接的痛點;
-
可以學到很多觀點(立論),文章結構、排版;
-
培養團隊的學習意識,幫助編輯學習、感受什么樣的內容是好內容,去哪找這些內容,這是一個價值觀的建立。
如何搭建與利用網址庫?
1. 網址庫中關注的賬號怎么來的?
平臺調研+關鍵字搜索。如在百度、微信、知乎里查找家居/裝修/家電話題,或者,通過家居頻道看相關的版塊。
-
本地家居網站
-
垂直家居網站
-
地方網站中的家居頻道
-
微信公眾帳號
-
微博貼吧空間博客
確定要參考的網址后,標注好關鍵詞、推薦理由(該網址內容的日常討論范圍)、查看頻次。
來看一些范例(以家居行業的網址庫為例):


-
http://www.hualongxiang.com/zhuangxiutl
-
推薦理由:以裝修設計為主,分享網上看到的好的設計,曬裝修畢業照(完工照),各種裝修咨詢、交流、感悟等。
-
查看頻次(/具體操作方法):通過版塊的發帖順序排序,每天主題帖在20-25個,每周可以來參考一下,平均每次會5個帖子被參考。


-
http://www.hualongxiang.com/jiazhuangjc
-
推薦理由:以建材類知識分享為主,分享知識,交流購買、售后經驗,各種建材購買的咨詢、交流、感悟等。
-
查看頻次(/具體操作方法):通過版塊的發帖順序排序,每天主題帖在8-15個,每二周可以來參考一下,平均每次會4個帖子被參考。


-
http://www.hualongxiang.com/jiayong
-
推薦理由:家電購買心得、家電維修經驗,家電保養之道、家電知識分享。
-
查看頻次(/具體操作方法):通過版塊的發帖順序排序,每天主題帖在5-10個,每月可以來參考一下,平均每次會4個帖子被參考。
一般認為,第一版至少需要30個內容地址。
在往后的實踐中,可以按需精簡(或補充)。
再次強調:一個科學、完整的網址庫,是一個讓新人進來就可以看懂的東西,而不是一個純網站鏈接的地址文檔。尤其作為老編輯,要能夠主動去備注不同網站的優勢、更新頻次、查找方式。
我們希望大家把它當作一份長期物料去完善,方便后續人員更新迭代。
2. 如何在一堆網址庫賬號中發現原創素材?
除了轉載,編輯也需要自己創作相對專業的內容。許多人會問:我每天也會查看各類賬號,但我還是不知道寫什么,怎么辦?
看過一篇文章,講的是“如何快速精通某個領域,甚至進一步成為該領域的(偽)專家”,作者給出了方法:提出或收集該領域內的100個問題,并給出邏輯完整的解答。
因此,當我們需要晉級為PGC生產者,至少在初級打怪階段,可以嘗試把某領域的問答每天整理成一篇文章。然后發布到相關人群匯聚的地方,快速打造個人品牌。
事實證明是可行的。拿化龍巷房產行業舉例:
今年3月,有消息稱:個人住房房產稅在上海等城市試點。
對網友來說,關于這條消息,他們是有一些疑問的,比如房產稅是什么?跟自己有什么關系?如何征收?未來是否會普及?......
于是,化龍巷在較短的時間內,面向關心這一話題的本地網民(主要是關心樓市的精準客群),給出了推測:“房產稅在短期內難以推出”。
也許有人看到這里會問,這個“房產稅短期內難以推出”觀點是怎么來的?是不是去請教身邊的專業大神?
化龍巷小編表示,哪有大神,其實就是正是網址庫里面的內容,給出了專業指導。
在房產行業的幾個常用網址庫里,搜索關鍵詞“房產稅”,對概念內容進行整理,再套用本地樓市的實際情況,最終得出結論。
3. 發現合適的素材后,如何變成一篇好內容?
-
假如你要寫科普帖:
遵循3W原則(What+Why+hoW)去網址庫搜索, 加上本地關聯性內容,更易打動網友。
-
假如你要針對新聞/事件,給出觀點結論:
整合背景素材,有針對性地在網址庫賬號中搜索新聞及相關評論(而不是百度搜索一頓亂找),記錄有價值觀點、多方匯總,再依據本地實際得出結論。
例如上文的房產稅問題。
-
假如你要二次編輯網友UGC內容:
1. 判斷是否是共性問題,比如有網友求助1歲小孩怎么辦護照,去哪辦,要準備什么材料;
2. 精選網友回復;
3. 根據網友求助的具體內容,去決定——做百科科普還是給出觀點結論,甚至是做集客內容。
一起看下面這個案例:
某網友發帖求分析,小夫妻2人年收入20W,小孩剛出身,請大家幫忙分析下適不適合買房現在很矛盾。
編輯可以判斷出這是很多普通家庭用戶、特別是改善型居住的用戶會遇到的問題。
編輯選擇把優質的,有價值的回復整理出來。同時,根據這個問題,重新做整理,考慮去做一個集客內容,比如,可以首付XX,在常州可以選擇哪些樓盤?哪些戶型?
總結一下。
一方面,我們通過網址庫轉載優質內容、為原創內容打基礎。
因為很多編輯其實不會找好內容,也摸不準用戶需要的點,除了加強編輯團隊的培訓,也需要不斷調研平臺用戶的內容喜好,這是一個過程,需要大家花時間,一點都不簡單;
另一方面,好的網址庫幫助團隊培養學習意識。
我們要學習判斷什么是好內容,學習內容排版......網址庫不是電腦里面的簡單文件,是編輯的日常辦公用具(有需要的網址庫模板的,我們可以提供給大家,掃描文末二維碼,問小編索要一份即可)。
最后想告訴大家,用模板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但當團隊在內容上還沒有成熟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這些方法,給團隊成員提供一種思考方式。
在這個基礎上,可以不斷思考 ,提升與優化。
- 上一篇: “中國新年”必須刪除,韓國對春節出手,強迫谷歌刪除詞條
- 下一篇: 專業人眼中的APP、小程序和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