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成立于1769年12月13日,是位于美國新罕布什爾州漢諾威鎮的一所私立研究型綜合性大學。達特茅斯是八所常春藤聯盟(Ivy League School)名校之一,也是建校早于美國建國的九所殖民地學院(Colonial Colleges)之一。 達特茅斯學院雖為私立研究型大學,但由于其保持著極其“小而精”的學術標準,一直保留其“學院”的稱號,也是常青藤學校中僅以“學院”冠稱的大學。其師生比約為1:7,本科生大約有4200人,研究生大約2000人,教授1081人。 數百年來達特茅斯培育了許多知名校友,其中包括3位諾貝爾獎得主,24名美國州長,2名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79名羅德學者以及許多學術界、政界和商界的領軍人物,包括曾兩次擔任美國國務卿的丹尼爾·韋伯斯特,著名少兒讀物叢書《蘇絲博士》的作者戈色爾·蘇絲,美國前副總統納爾遜·洛克菲勒及幾任聯邦部長,包括保爾森和蓋特納在內的幾任美國財政部部長,美國通用電氣首席執行官,高盛集團前首席執行官。 中國區校友包括著名學者、冰心之夫吳文藻 ,鳳凰電視臺主持人曾子墨,賓利集團中國區總經理張力宸,聯想集團首席戰略官Cuong Do,新浪首席運營官林欣禾等。 達特茅斯學院在2021U.S. News美國最佳大學排名第13名 ,2020U.S. News美國大學本科教育排行榜上位列第5名 ;2021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第101名 ;2022QS世界大學排名第191名。
www.dartmouth.edu - 2022-01-02 - 收藏 點擊查看
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簡稱:Caltech),創立于1891年,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東北郊的帕薩迪納(Pasadena),是世界最頂尖的私立研究型大學之一,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成員。 加州理工學院的規模很小,全校學生僅2000人左右,是一所典型的精英學府。截止至2020年10月,該校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員中產生了76位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八),為世界大學諾貝爾獎得主密度之冠。 [2-5] 此外,加州理工學院還產生了6位圖靈獎得主(世界第九)以及4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十六)。 該校在全球科技界久負盛名,曾于2012至2016年間連續5年位列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1,2019-20年度排名世界第2, 在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和空間科學等領域均為世界頂級,還協助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負責管理著名的噴氣推進實驗室。 加州理工學院位列2022Q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6、2021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7、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世界第8,其中地球科學學科位列世界第2、物理學世界第6、化學世界第5、航空航天工程世界第6。 “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1939年獲得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并在此長期任教,亦參與創建了噴氣推進實驗室。 該校還是CBS美劇《生活大爆炸》的故事背景地。
www.caltech.edu - 2022-01-02 - 收藏 點擊查看
芝加哥大學(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簡稱:UChicago、“芝大”)由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于1890年創辦,坐落于美國金融中心芝加哥,是一所世界頂尖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常年穩居多家世界大學排行榜前十位。 該校誕生了芝加哥經濟學派等眾多知名的芝加哥學派,創立了法律經濟學,是經濟學、法學等社會科學學科的世界級學術重鎮; 而從曼哈頓計劃起大批科學家匯集于此,在“原子能之父”恩利克·費米等人的領導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臺核反應堆(芝加哥一號堆),開啟了人類原子能時代,并創辦了美國第一所國家實驗室阿貢國家實驗室和著名的費米實驗室,奠定了芝大在自然科學界的重要地位。 芝加哥大學于1890年由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創辦,素以盛產諾貝爾獎得主而聞名,約40%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與芝大相關。 截止至2020年10月,芝加哥大學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員中,共產生了100位諾獎得主、位列世界第四,另有10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六)、4位圖靈獎得主及25位普利策獎得主曾在芝大工作或學習。 華人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李政道、崔琦均在芝加哥大學取得物理學博士學位。 美國第44任總統奧巴馬曾長期在芝大法學院教授憲法(1992-2004年)。 2019-20年度,芝加哥大學位列U.S. News美國最佳大學排名第6 [25]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聲譽排名第10。2020-21年度,QS世界大學排名第9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第10、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第15 、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第10 。
www.uchicago.edu - 2022-01-01 - 收藏 點擊查看
馬薩諸塞州科技院(英語: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縮寫為MIT;按現代規范可翻譯為“馬薩諸塞科技院”,但不太常用)是位于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的私立研究型大學,成立于1861年。主校區沿查爾斯河而建,當時目的是為了響應美國與日俱增的工業化需求[11]。學校采用了歐洲理工大學的模式辦學,早期著力于應用科學與工程學的實驗教學[12]。學校的研究人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冷戰期間,致力開發電腦、雷達及慣性導航系統技術[13];戰后的防御性科技研究使學校得以進一步發展,教職員人數及校園面積在詹姆斯·賴恩基利安的帶領下有所上升。大學于1916年遷往現在位于查爾斯河北岸的校址,沿岸伸延逾1英里(1.6千米),占地168英畝(68公頃)。 馬薩諸塞州科技院擁有6間學術學院、32個學系部門,常獲納入全球最佳學府之列。學校一直聞名于物理科學與工程學的教研,但在近代亦大力發展諸如生命科學、經濟學、管理學、語言學等其他學術范疇。別名“工程師”的麻省理工體育校隊合計31支,涵蓋不同項目,學生因此可參與不同類型的跨校體育聯賽。 馬薩諸塞州科技院在2021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全球第一。截至2020年10月,馬薩諸塞州科技院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員涵蓋97位諾貝爾獎得主、8名菲爾茲獎獲獎者、26位圖靈獎得主,以及52位國家科學獎章獲獎者、45位羅德學者、38名麥克阿瑟獎得主。該校同時具很強的創業文化,由其校友所創辦的公司利潤總值相當于全球第十一大經濟體(截至2014年)。 1859年,一份有關在新填海土地后灣區興建一所文理學院的建議書遭馬薩諸塞州議會否決。 威廉·巴頓·羅杰斯隨后草議成立麻省理工學院法團校董會,有關文件在1861年4月10日獲得州長的簽名批核。這位弗吉尼亞大學的教授希望建立一所專科學府,以配合國內一日千里的科技發展。純專業學院不是他想要的類型,他認為博雅教育為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他在草議中寫道:“以我之見,理工學校唯一且真正的價值在于教學。這不是指那些可在工作坊中學到的瑣碎細節或文藝批判,而是那些對自然萬物提供合理解釋的基礎科學原則。” 羅杰斯采納了德國研究型大學的辦學模式,提倡教研并重。教職員除了進行研究外,他們還會向學生提供講堂及實驗室教學。
www.mit.edu - 2022-01-01 - 收藏 點擊查看
哥倫比亞大學,正式名稱為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位于美國紐約曼哈頓,簡稱哥大,是一所世界頂級私立研究型大學、美國大學協會的十四所創始院校之一,也是常春藤盟校之一, 在多個榜單上排名美國前五,世界前十。 哥倫比亞大學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五所大學之一,也是培養諾貝爾獎獲得者最多的大學之一,截止2020年10月哥大的校友、教授和研究人員中共產生了96位諾貝爾獎得主。 [ 哥大校園里還走出5位美國開國元勛、貝拉克·侯賽因·奧巴馬、羅斯福等四位美國總統、34位各國元首和政府首腦、10位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 哥倫比亞大學擁有世界一流的法學院、商學院、醫學院、新聞學院、國際關系學院、工程學院等。哥大新聞學院頒發的普利策獎是美國新聞界的最高榮譽。哥倫比亞法學院教育出了三位美國首席大法官,包括首任首席大法官約翰·杰伊。 1767年哥大授予了第一個醫學博士學位,這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專業博士學位。哥大是美國重要的研究機構之一,發明了腦機接口 、激光、微波激射器 、核磁共振 。完成果蠅實驗成為現代遺傳學的起源。證明地球板塊構造學說。二戰時,制造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誕生在哥大。 哥倫比亞大學名列2022U.S. News美國最佳大學排名 第2名 、2022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第6名 、2021U.S. News美國最佳大學排名第3名 、2021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第8名 、2021CWUR世界大學排名第7位 。 大學使命宣言 哥倫比亞大學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研究中心之一,同時為許多學術和專業領域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了獨特而卓越的學習環境。大學認識到其位于紐約市的重要性,并尋求將其研究和教學與大都市的大量資源聯系起來。它尋求吸引多元化和國際化的教師和學生團體,支持全球問題的研究和教學,并與許多國家和地區建立學術關系。它希望大學的所有領域都能在最高水平上推進知識和學習,并將其努力的成果傳達給世界。
www.columbia.edu - 2022-01-01 - 收藏 點擊查看
IDC在中國 IDC于1982年正式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進入中國市場已經超過10年,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全球著名的市場研究公司。我們的客戶不僅包括全球財富500強中多家著名跨國公司, 而且包括中國本土許多行業的知名企業。 IDC通過對信息技術和通信行業的分析和研究,幫助客戶制定完善的經營策略。通過一系列嚴謹的一手數據調研和深入分析,IDC對全球市場總體趨勢進行預測,并提供可靠且權威的分析與建議。 IDC是IDC市場研究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的品牌。 IDC是全球著名的信息技術、電信行業和消費科技市場咨詢、顧問和活動服務專業提供商。IDC幫助IT專業人士、業務主管和投資機構制定以事實為基礎的技術采購決策和業務發展戰略。IDC在全球擁有超過900名分析師,他們具有全球化、區域性和本地化的專業視角,對90多個國家的技術發展趨勢和業務營銷機會進行深入分析。在IDC超過43年的發展歷史中,眾多企業客戶借助IDC的戰略分析而達致關鍵業務目標的成功。 IDC是IDG(國際數據集團)旗下子公司,IDG是全球領先的媒體出版、市場研究及會展服務公司。IDG成立于1964年,2005年營業收入為 26.8億美元,全球雇員達13,600人。IDG旗下媒體種類繁多,在85個國家擁有超過1.2億的受眾,作為技術類購買決策者,他們左右著全球95%的IT支出。IDG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主要涵蓋以下六大領域:平面出版、網絡出版、會展活動、市場研究、教育培訓、以及全球營銷解決方案。 IDC是首家專門建立以評估、分析研究與深度探討全球信息科技產業現況之研究調查機構,協助客戶獲得科技與電子商務趨勢之精辟觀察與建議,以作為企業規劃發展策略時的重要參考依據。至今, IDC 已擁有超過850位分析師所組成之全球分析師團隊,所提供之服務項目涵蓋針對 500 種以上不同之技術與市場之詳細分析,并出版包括 500 項以上之各種研究調查報告,及依據企業需求量身訂制、具多元性之顧問咨詢服務合作,或世界級研討會及活動。 IDC 奠基于四大核心競爭優勢:誠正 (Integrity) 、精準 (Accuracy) 、客戶為尊 (Access) 、優秀人才 (People) 1. 誠正 (Integrity) IDC 擁有獨立思考之歷史傳承與優勢,身為私人研究調查領域中之全球領導廠商,公正獨立是IDC永遠堅守之準則,絕對奉守保持研究內容之誠正與客觀之不變原則。 2. 精準 (Accuracy) 業經驗證之研究方法能確保IDC調查報告之精準度,不論是制作年度市場產業預測報告、調查終端使用者、分析產品生命周期、或是針對客戶專屬需求而客制化研究調查。精準與值得信賴均是客戶選擇 IDC 的主要原因。 3. 客戶為尊 (Access) 當其它調查公司要求分析師以爭取 ” 時間 ” 為重要原則之時, IDC 則仍堅守對于滿足客戶需求及客戶與分析師彼此互動了解之承諾,畢竟這兩者均是研究調查價值之重要基石。 4. 優秀人才 (People) 人才是IDC最寶貴之資產, IDC分析師除具有豐富經驗及專業素養,對于研究調查保持實事求是及追根究柢之高度熱誠及求知欲。 IDC的子公司 Energy Insights 作為IDC旗下公司,Energy Insights為能源行業的管理者提供基于研究的顧問咨詢服務,以協助能源公司實現技術投入產出比的最優化。Energy Insights提供的全方位服務涵蓋能源行業的各個環節,對能源產業鏈上游到零售活動的全程進行研究分析。在能源行業擁有多年技術背景的資深分析師使得公司能夠提供與能源領域相關的IT和商業咨詢服務。 Health Insights 作為IDC旗下公司,Health Insights為醫療衛生行業的管理者提供基于該領域研究的顧問咨詢服務,以協助他們實現技術投入產出比的最優化;憑借精確的計劃盡可能降低技術方面的風險;提供行業內外的相關基準以便為其自身找準定位,贏得競爭先機;采納行業中最佳實踐,實現業務和技術的協調發展;在充足的信息分析基礎上制定技術策略;并利用技術發展,推動業務創新。 Financial Insights 作為IDC旗下公司,Financial Insights為金融行業技術的用戶和供應商提供廣泛、深入的咨詢服務。成立于2002年,由Meridien Research和原IDC金融服務咨詢集團合并而成的Financial Insights提供的咨詢服務涵蓋零售金融服務、資本市場、以及企業銀行等領域。 Government Insights 作為IDC旗下公司,Government Insights提供基于研究的顧問與咨詢服務,協助政府管理者和服務政府的廠商,開發、部署能夠充分利用IT投入、極大提升機構效能的IT戰略。Government Insights的資深分析師在政府行業擁有多年技術背景,公司的服務既涵蓋政府的動態價值分析,又提供專門的研究和顧問咨詢服務,可以同時滿足政府本身和相關IT廠商的需求。 Manufacturing Insights 作為IDC旗下公司,Manufacturing Insights為業務、IT決策者提供基于事實的研究與分析,以此類重要信息支持關鍵業務的決策。公司覆蓋全球的獨立研究和咨詢服務對不同市場上產品的設計、開發與分銷的所有相關過程予以密切跟蹤,涉及離散型制造、連續型制造、高技術/電子產品制造以及快速流通消費品制造與零售。
www.idc.com - 2021-12-05 - 收藏 點擊查看
醫學學術論文母語翻譯潤色修改服務「杭州譯立輯科技有限公司」解決SCI翻譯潤色/英文母語潤色/學術翻譯/醫學英文潤色/sci論文潤色翻譯等問題,高校博導團隊按要求修改潤色sci論文,達到高質量寫作格式水準。
www.yiliedit.com - 2021-11-16 - 收藏 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