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区二区成人_色婷五月综激情亚洲综合_国产精品第二页_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
當前位置:網址庫 » 站長資訊 » 資訊文章 » 電商創業 » 文章詳細 訂閱RssFeed
*
黃金廣告位招租100元 黃金廣告位招租 查詢工具大全網 本處是文字廣告位 黃金廣告位招租 這個位子屬于你,點我
-->

全民創業時代,程序員這樣創業獲得成功!

來源:本站原創 瀏覽:997次 時間:2022-04-05


    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實體經濟與電商的較量當中節節敗退。共享經濟在2017年越來越火爆。全民創業時代,很自然人們想到在互聯網行業最容易。一時間各行各業的人都擠過來了,作為處于這行業當中的程序員,當然更是蠢蠢欲動。最近紅衣教主-周鴻祎在接受采訪時,談到程序員的創業,并給出了十分中肯的建議。現將采訪內容呈現如下:

程序員創業的特別之處

關于程序員創業,我之所以愿意談我的觀點,是因為我是程序員出身,也是從小公司做起來的,我自認為對待很多程序員個人包括共享軟件作者和一些小網站還是很好的。我希望分享一些經驗和體會。

首先,我想說的是聰明人不一定能成功,很多程序員很聰明,但我一看就知道他們不會成功。

因為我看到了一些問題,而且現在太多程序員存在很多誤解。因此,我希望把我的觀點告訴程序員。或許有一些程序員能夠清醒,某個人可能因為我的某一句話有了感覺,對他以后的成長產生了幫助,這就足夠了。

要知道,程序員總是以為自己優秀所以就能成功,其實不是。

中國的程序員大部分是盲目的:看看一些論壇就能夠感覺到,要么有一群人自我感覺極端的良好,以專家自居,要么就是一群藍領埋怨公司和社會環境不行,待遇不好。

應該說,中國程序員創業的成功率也是很低的。放眼望去,中國互聯網成功的人士有幾個是真正寫過十年軟件的。事實上,現狀和我們所能聽到的媒體宣傳的故事很不一樣。

很多程序員的最高理想就是寫一個共享軟件,一年可以掙幾百萬。但我希望談的不是告訴程序員如何掙錢,掙錢很容易,而是要告訴程序員如何去創業。比如雖然FlashGet的作者收入很高,衣食無憂,但從創業的角度看,它并沒有以商業公司的方式創業成功。

程序員在創業方面的欠缺

首先,我看到中國程序員的合作心態非常缺乏,我認為這是中國程序員最大的問題,當然這是有很多原因的。

大家經常說這句話:態度決定一切。但事實上好程序員基本上都比較傲氣,因為程序員往往會覺得自己在做世界上一件十分偉大的事情,這就是驅動機器,修改一行代碼,機器就能夠工作,可以產生各種不同的行為。這很容易會讓程序員產生一種錯覺,認為自己可以Control Everything。

程序員的自信在編程上是非常需要的,但不是適合一切場合。

如果我們不說這些,可能很多程序員到現在還不知道自己錯在哪里,仍然認為自己是King of the World。

事實上,程序員的能力只是控制了一個機器。但創業僅僅具備了和機器打交道這一種能力是絕對不夠的,他還需要和合作伙伴、競爭對手、投資人、員工甚至整個社會環境打交道。

很多程序員因為已經習慣了和機器打交道,不善于也不愿意其它的工作。很多程序員會內心認為“營銷不是很簡單嘛,市場很簡單啊,管理也很簡單啊,”我認為這種心態是非常害人的。

程序員還是一個很固執的人群,他覺得自己是機器的統帥,因此不會靈活,不會妥協。我當時也喜歡寫程序,但我知道如果自己沉迷于寫程序,肯定沒戲,所以是逼著自己改變角色。

優秀的程序員不要自負

這兩天,我收到幾封程序員的來信。有一封信中大意說“我是個如此優秀的程序員,為什么我就不能成功呢,請你指點。這里有我的blog地址,看完你就 會了解我了。”

我想說的是:如果真的希望別人幫忙,就要把情況真實的說出來,而不是上來就說自己很優秀,這種語言就會讓別人覺得很不舒服,不是很好的交流方式。我還真看了那個blog,但看完之后,覺得這個程序員就是一個空想狂。

可以說,很多程序員實際上是優秀帶來了自負,這種自負使得其不要說創業,可能在在公司中工作也會遇到問題。所以,我甚至認為程序員在創業方面遇到的困難比其它類型的人員更大。如果程序員希望主導一個創業,可能首先就要逼自己不是一個程序員。

程序員應持開放心態,尋求團隊合作

程序員首先要學會和別人合作。

提到這點,很多程序員都會說“我正在帶著其他程序員寫程序啊,我會合作啊。”但這種合作是片面的,我所談的不僅僅是程序員和程序員之間的合作,而是包括了程序員和其它各種角色之間的合作。

程序員相親,他們的語言比較能夠容易理解。但作為一個程序員,你能不能商業人員、銷售人員很好的合作呢。

我這些年還看到很多這樣的例子:程序員動不動就把目標定為比爾·蓋茨。其實,比爾蓋茨不應該成為程序員崇拜的目標對象,這會讓程序員迷失方向,因為微軟另外一個創始人保羅·艾倫才是真正的程序員。

再看其它一些例子,Google的第20名程序員都可以獲得五億美元。Adobe公司兩個創始人也是一個精通技術,一個對商業精通,這樣的搭配才能夠更好的成功。因此,對于很多程序員來說,一定要找準真正的榜樣,不要被外界的故事迷惑了頭腦。

如果剖開一些故事的外表,你會發現國外很多成功的程序員,背后一定有一個很強大的商業感覺的人或者一個團隊。

程序員的商業感覺其實并不是很好。即便有商業感覺,其實這只是一個靈感,一個創意,但要要做成、做大還需要一系列的管理、市場、運營,這些對于程序員是不可想象的。

程序員要明白,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找到一個可以彌補自己缺陷的合作團隊才是出路。加入一個創業團隊,可能個人占10%,但因為更容易成功,而且團隊可以做100分 的事情。而如果只是一個人做,很可能就失敗了。

這方面,國外的程序員對自己的長短比較清楚。在硅谷,很多程序員技術上都很牛,但他們都非常知道自己只是在技術這個領域水平比較高,出了這個領域,自己什么都不是。正因為有了這種心態,他們特別懂得與人合作。我認為國外的程序員已經普遍意識到了這點,他們很愿意成為創業團隊中的一員而并非自己創業。

因此,程序員需要調整心態,不要把自己當作精英人物,要承認自己在編程方面是優秀的,但永遠有人比自己更優秀,對于其它的領域,很可能自己很無知。要知道,其實程序員的選擇其實是最少的,因此抱有開放的心態是最重要的。

程序員與創業要求還有哪些差距

我認為現在的很多程序員經驗過于不足,他沒有認真踏實做過很多工作就奢談創業。如果一個程序員沒有在編程方面深入過,沒有積累,也就是半瓶子醋。這樣的程序員我接觸過很多,他們自己也不清楚問題出在哪里,讓人感覺又愛又恨。我認為程序員既然要憑借自己的技術,那就一定要踏實,要能夠實現任何創意。

但現在一些程序員自己沒有商業意識,卻又很自負,不相信別人,不理解的事情就不做。我遇到過很多程序員,他們對公司做什么方向都質疑。他們希望自己先想清楚,可是一想就浪費了很長時間。

很多程序員就可悲在這里,積累的不多,看不到方向,但他也不相信自己的公司和老板,這是一個悖論,需要程 序員深刻反省。要知道,每個公司都有懂商業的人。

就這樣,一些程序員極端自負,另外有一些程序員碰了很多釘子之后,感覺很自卑,于是便認為國內軟件業不行,最后出國或者打工,很少有程序員能對自己能做公正的評價。

國內環境是否造成程序員浮躁的因素

我以前沒有仔細考慮過這點。但我想,不管怎樣,程序員需要先從自身找問題,因為大環境就是這樣了。我承認一個現實:程序員生存狀態并不是很好,但程序員很多報怨其實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期望值和自身的缺陷產生的反差。

首先,產品沒有大小,只有市場的大小。很多人總是覺得這也小,那也看不上。認為公司做的產品很無聊,要做就要像某些人宣揚的那樣:做游戲一定要做3D引擎,好像只有這樣才夠牛。

這其實就是一種浮躁。很多程序員寫軟件總是很多bug,基礎知識也不牢固,沒有參加幾個項目,沒有寫過十萬行代碼,就奢 談做大項目,這有價值嗎?

而且我還發現有些程序員特別憤青,罵環境,罵老板,其實這只能把自己的心態搞的很壞。很多人剛進公司時做的很差,雖然工資少,但他沒有想到給公司增加了很多bug,公司實際上是在給他出學費。論壇上大家都在討論哪里活干得少錢拿的多。甚至還有人列了一些黑名 單。這種做法的結果就是程序員自己將周圍環境搞的烏煙瘴氣了。

有的程序員還非常喜歡指點江山,指點公司。我個人覺得這不是不可以,但指責別的公司對個人沒有什么好處,因為存在就是合理的。如果看不到,恰恰證明是自己看不到。我看到很多程序員也寫blog,技術交流的我認為非常好,但有些人是寫評論。我是覺得程序員不要做評論家,中國不缺評論家,最缺的是實干家。

總之,程序員一般過于自我。總生活在自我的世界中,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世界是什么。我很早就意識到了這些問題,也努力的去客服。我的經驗就是看別人如何做的好,為什么能夠做的好,什么是我所不能理解。程序員要學會慢慢站在別人立場上看問題。

最后給希望創業的程序員一點建議

對程序員來說,現在要做的也很簡單,這就是需要大量的實踐,要慢慢培養對產品,對商業的感覺。

我的建議說出來可能有些忠言逆耳。對絕大多數程序員來說,自己一個人成功的機率是很小的,所以我認為加入一個創業的團隊可能更為合適。

現在有很多初期創業的公司,也需要很多優秀的程序員加盟。如果有理想,可以選擇加入一個團隊,也有相應的股份,這方面我可以充當一個橋梁。

這些話,對嵌友也是有用的!
我們總會遇到一些變化,大家要積極地去面對這些變化:有人重新思考自己的工作方式,有人重新思考自己的職業方向。在全民創業時代,只要擁有一門技能便能自立門戶當老板。

有一位 50 歲創業者,陶建輝,在沒研發過大數據,也沒研發過數據庫軟件下,研發出物聯網大數據平臺 TDengine。去年他將 10 萬行核心代碼開源,霸榜 GitHub。今年年初,陶建輝帶領創業不到三年的濤思數據,在疫情期間硬核突圍,三個月內獲得兩輪融資超兩千萬美元!

這是怎樣的一個項目?又是怎樣的一個團隊?團隊背后的創始人有著怎樣的經歷?

在由CSDN重磅打造的高端對話欄目「大咖來了」,第二期《創業者說:50 歲程序員創業,如何三個月拿下兩輪兩千萬美元融資?》中,我們邀請到濤思數據創始人陶建輝和同樣富有創業、投資經驗的程序員頂級男神、CSDN 創始人&董事長、極客幫創投創始合伙人蔣濤,由極客吐司創始人李濤任主持人,一起共話技術人創業那些事兒。

我們梳理了這期節目中主要的精彩對話,從中你可以了解到:

    濤思數據如何在三個月內獲得兩千萬美元投資?
    連麥投資人,為什么會選擇投濤思數據?
    投資人最看重的是什么?技術人如何吸引投資者的關注?
    程序員創業有哪些坑?
    技術創業會遇到哪些問題?分享創業歷程的那些至暗時刻。
    30歲的程序員在走下坡路嗎?40 歲才開始學編程晚嗎?有哪些學習的方法?
    物聯網行業的技術水平如何?Python好就業嗎?國內基礎軟件的未來在哪里?

以下內容僅代表嘉賓獨立觀點。

50歲程序員創業,如何三個月拿下兩千萬美元投資?

2019年7月12日,10多萬行C代碼的中國物聯網大數據平臺 TDengine 在 GitHub開源,立即沖上 GitHub 榜首,整整五天霸榜 GitHub。目前該項目在 GitHub 上 Star 超 11.6K,Fork 數 3.1K,引起國內開發者的強烈關注。今年在疫情期間,濤思數據在三個月內獲得兩輪融資超兩千萬美元。詳細情況是如何呢?

陶建輝:今年1月,濤思數據獲得紅杉資本和GGV(紀源資本)接近一千萬美元的A輪融資;三個月后,我們又獲得一千多萬美元的融資,這兩輪融資總額超兩千萬美元。

在談這兩次融資時,我沒有一個真正的BP(商業計劃書)。紅杉資本和GGV找我談的時候,我說所有的東西都放在官網和GitHub上,如白皮書、測試報告、技術博客、源碼等,如果你看完了覺得我和公司還不錯,你就投資吧。

我認為程序員創業最需要秀的是代碼,最需要秀的是你真正的實力,你到底比世界一流的選手好多少。

TDengine 是個基礎性、數據庫類型的軟件,實際上大家很難看出來這個產品的實力,所以我們需要秀出自己的源碼,包括測試代碼都是公開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家才能認同和信任我們。

了解TDengine :https://github.com/taosdata/TDengine

技術創業,投資人最看重的是什么?

在完成自己的產品后,如何獲得投資是每個創業者頭疼的問題。對此我們連線GGV 紀源資本投資經理,麥采堯,來詳細介紹為何投資濤思數據?技術創業如何才能獲得投資?

麥采堯:我們基本的投資策略分兩層:第一層是評估創始人自身的背景條件,第二層是觀察市場環境和企業的技術產品。

先是評估創始人,陶總是一流的創業者,曾兩次創業成功,如今熱情開展第三次創業。他對技術產品有非常深入的調研,也非常堅持創業之路,這是我們最看中的一點——陶總這個人。

再到評估公司技術產品層面,TDengine 面對的是物聯網大數據平臺市場,中國是全世界物聯網設備量最多的國家之一,有非常多的使用場景需求。

陶總曾給我看過 TDengine 的測試報告,還把代碼包發給我,我們自己測試了下。TDengine開源后,反響特別好,從Star數、開發者評論、濤思數據客戶的反饋綜合來看,大家都覺得這個產品使用方便、性能較好。

綜合以上兩個方面,陶總人不錯,濤思數據面對的市場、技術、產品也不錯,就沒有理由不投進來。

Q:技術人如何吸引投資者關注?投資人喜歡怎樣的技術創業方向?

麥采堯:第一,創始人需結合技術跟商業思維,不光在技術上能做到細分領域里最厲害的,還需了解用戶需求,將技術產品包裝成商業產品。第二,創始人需具備管理能力,可以建立優秀的團隊。我們會投的創始人或者團隊需擁有這些能力。

在創業早期,技術最重要,隨著企業的發展,商業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這兩方面需結合起來。一般來說,技術創業團隊可能分為三個角色,創始人的技術特別好,一個合伙人會包裝產品,另一個合伙人特別會銷售產品,而濤思數據或者說陶總讓我們佩服的是,這三方面都做得挺好。

蔣濤:如今是技術人員創業最好的時候,像老陶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濤思數據公司一共14個人,卻拿了兩千萬美元投資。

這個故事大概在十年前的美國也是如此發生的,幾個程序員做一個創業項目就能拿到大量的投資,例如Instagram公司在只有13人時候以十億美金賣掉了。

為什么程序員擁有這么大的力量?因為開源技術賦能給每位程序員,其背后使用的“武器”累加起來價值幾千萬、幾億的美金,如此一來,程序員創造的價值也將很高。這是在美國過去十年發生的事情,如今正在中國發生。

陶建輝:我從來不到VC(風險投資人)的辦公室,比如說國貿等高大上的地方我從來不去,我只參加一些技術活動,如CSDN等科技媒體舉辦的活動。我向大家介紹我的產品,希望別人看到后找我談,而不是我主動發BP,所有主動找我要BP的我都不給他,請對方瀏覽我們的官網。

如果對方認可我們,歡迎前來我的辦公室詳談,如此一來,雙方的溝通效率要高得多。我還想分享一個經驗:做好產品,靠產品、團隊來說話。這樣的話投資人一定會找你,而不是你天天去找投資人。

技術創業往事

Q:每一次的創業給你帶來的體會是什么?最大的改變是什么?

陶建輝:我在2008年第一次創業時,覺得自己的技術很牛,覺得什么技術都能做,當時做的是Push引擎,通過無線互聯網把實時的消息推送到手機上。

當時覺得整個世界都是我的,我們十幾個人一起做了短信雙收雙發、彩福等功能產品。其實我們掉進典型技術人員創業的一大坑:覺得什么都能做,總覺得這些功能對我來說太簡單了。我第一次創業的最大錯誤是沒有聚焦。

第二次創業時,我認為技術出身的人一定要學會做市場和營銷。

于是我開始創辦快樂媽咪做智能硬件。我自己做技術、市場營銷都很好,但是犯了其他錯誤:市場太細分,用戶留存周期短,我們不懂得硬件領域,就跨界去做了。后來想用移動互聯網的思維來改造TA,結果又進了一個大坑。

這次是我的第三次創業,這一次我回到自己最擅長的技術,并耐得住寂寞、靜下心來做技術產品,還具備在第二家公司積累的市場營銷經驗。

對于程序員創業,我強調的是聚焦。如今我們面向客戶時,由于TDengine是一個使用面很廣的產品,我告訴銷售人員,我們要學會拒絕,看著錢要學會拒絕,學會辨別客戶。這是我第三次創業上升的臺階,你頂住誘惑,看到錢而不賺,才能朝著目標前進。

技術創業的四大坑

蔣濤:技術人員的創業有四大坑:

1、堆砌功能,不聚焦。程序員在查看他人的產品時,覺得這個功能很簡單,自己做兩個晚上就完成了。我當初創辦第一家公司時也存在這毛病:本來只做一個背單詞的功能很好,非要加另一個功能,想著多工作一個星期就把功能加上去。后來才發現,這不是簡單技術功能的疊加,而是包含一系列的動作:包括用戶運營、產品定位、給用戶帶來什么價值等。

所以這是第一大坑,技術人創業最容易犯的錯是功能堆砌。

2、追求完美,唯技術。我們在做《程序員雜志》時,業內做技術架構的有四大高手,其中有一位做了十幾年架構的開發者,做了一套系統特別好,可他認為還不夠好,一個人細雕慢琢。外面的世界正在發生變化,幾年過去了,這個架構沒用了,他還在雕琢和優化其中的細節。

這是第二個技術人比較容易踩的坑:追求完美,唯技術。以為技術是唯一的決定因素,這是錯的,雖然你的技術跟對手相比,擁有較大的優勢,但技術創業絕不僅只有技術。

3、不會賣貨,缺銷售。很多優秀程序員的能力在于寫代碼的邏輯,不在賣貨。但像經典蘋果的成功,有人寫代碼,喬布斯做銷售和市場設計。小米雷軍雖然寫代碼出身,但現在他也做發布會直播推廣,這是小米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4、代碼好寫,人難管 。很多程序員不知道怎么和別人分錢,怎么去管理好不同性質的人。比爾·蓋茨曾如此談銷售:“我曾認為,我不應該讓聰明人給笨人打工,到25歲時,我發現智商會以多種形式去表現。一些人懂得銷售和管理,而這些能力與智商呈現負相關。這令我很迷惑。”這句話就把銷售給得罪了。

陶建輝:作為技術人員,怎么鍛煉自己的銷售能力特別關鍵。在產品沒做好前,我不建議你急急忙忙從自己口袋里掏錢組建團隊來賣,第一步應該把產品賣給投資商。或者你賣給客戶說,這個產品做出來了,你能不能先簽兩百萬的合同?或者說我在創業,等我把故事講完你能不能出20萬人民幣?

如果你和50個人談了,卻沒有一個人愿意掏10萬人民幣來支持你做這個產品的話,我建議你千萬別做,因為世界上不是你最聰明的,而是你走進了一個死胡同。大家鼓勵創業,但是錢是最重要的,只有別人掏錢才意味這個產品真正有市場,至少是有人支持是有市場的。

蔣濤:什么是值得投資的技術?有人買單的技術,開發者創業的產品是否有市場,是否有人愿意掏錢來支持你,這是決定著你是否要把這個技術產品往下發展的重要原因。

陶建輝:盡早找到錢是一個真正的試金石,別人無論怎么鼓勵你,真正的鼓勵就是掏錢,要么跟你簽合同,要么投資你,這是技術創業者要學會的。

技術創業的至暗時刻

Q:創業過程中,遇到哪些至暗時刻?結合以往經驗,談談技術創業的注意事項。

蔣濤:創辦公司都有起起伏伏的歷程,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是一帆風順的。如何熬過企業最危機的時刻很重要。創業的人看過《創業維艱》這本書的話,可能會睡不著,大家可能會看得渾身冒汗,因為寫到心坎了。可能還會想,當時我為什么這么傻,沒有早點去看這本書?

而對我和投資的公司來說,太多“至暗時刻”了。

堅持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清楚自己的問題點。不知道自己問題,最后“死”得很慘,或者走入死胡同里了。我覺得老陶的個人特點一是充滿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打不死”。二是有自省的能力,他不斷地去學習和提升,不然就一條路走到黑了。

創業能對個人能力和責任的最大化體現,像老陶說的,別人都可以退,你退不了。

你的優點是公司最大的優點,你的瓶頸是公司最大的瓶頸,你的缺點是公司最大的缺點。例如你技術能力很強,公司能力技術就很強。而你的缺點也會被無限放大:一個公司的技術主管不會銷售、情商低,沒關系,對公司來說沒什么影響。但如果你是CEO,不會銷售、用錯一個人員的話,你有多大損失就將給公司帶來多大損失。

創業對一個人而言,是最好的修行,能補掉自己的缺點,或者別人去補掉它。如果補不掉,將來是非常致命的,一些公司的致命錯誤可能是由于對自己的缺點不認知造成的,或是即使認知到了,也沒有找到人來補。

如今每個月我都會認為上個月的自己好傻,怎么會這樣做事?這是創業者需要擁有的關鍵能力:自我反省、自我學習、自我迭代,每個月都覺得你上個月做得不對,公司就有發展的希望。

我們需要學習和知道自己的缺陷。很多人對自己優點很自信,但對于缺點可能會選擇忽視或不重視。因為不重視,有些話你得聽過來人講,但你又聽不進去,例如老陶說“聚焦”兩個字是很簡單的,你就在公司選擇功能、市場、方向時,去試一試就知道其中含義了。栽過兩個跟頭,終于明白“聚焦”的意思。

陶建輝:如何渡過危機是所有創業者都面臨的問題。我從2008年創辦和信,直到2010年春節,公司賬上一分錢都沒有了。春節期間我們沒交房租,辦公室被物業鎖了,公司發不出工資員工走了五六人。

我當時想:我好不容易回到中國,我的產品技術這么厲害,怎么能灰溜溜回去芝加哥?于是我的潛力完全迸發出來。

我覺得公司明天就要關門了,立刻找同學借了20萬人民幣發工資。之后我自己到處跑,不僅和聯通總部簽合同,還和一家智能電視簽合同,那真是危機時刻。

但我人生真正的至暗時刻是爬野長城骨折,人躺在醫院里,可我的銀行賬號上只有兩千元人民幣。別人不相信,這么有名的一個海歸創業者去醫院居然連押金都交不起?

那是我人生中至暗時刻,在醫院呆了一周后,我馬上坐輪椅去深圳見一家手機廠商。當時對方CEO十分動容,他知道我骨折了還跑來會面,當場就和我簽了合同。我就這樣熬過那幾個月后,公司就被收購了。

因此我覺得創業者一定要堅持,任何人都可以投降,任何人都能退,其他員工可以重新找工作,但唯獨你是創業者絕對不能退的。

創辦第二家公司時又遇到同樣的情況,當時智能軟件特別紅火,別人都以為“快樂媽咪”做得不錯,實際上公司的賬上壓根沒錢了,公司只剩下四個人了。我和剩下的同事說,我不領工資回家去了,你們繼續做吧。

結果我回家才兩天時間,就生氣地想:我老陶第二次創業怎么能這樣,不行!于是第二天我又回到辦公室,我說必須重新回來,一定要把大家帶出困境!后來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

至暗時刻最重要的是信心,你的信心要體現在臉上,你的信心、決心會影響到合作伙伴和投資人、同事等你所接觸的人。這樣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扭轉,如果你馬上投降,就什么東西都沒有了。這就是氣場。

當然,你的信心來自于你對未來的判斷,這個未來判斷的要很準,我覺得很重要。

30歲的程序員在走下坡路嗎?

陶建輝:老兵是可以編程。不存在什么35歲后就不能寫程序的說法。像我50歲時,戰斗力最強的時候一個月還能寫了一萬行C語言。在疫情的3個月期間里,我寫了接近一萬行代碼。程序員年齡大的時候還能寫程序的,可以選擇離核心稍近一點的技術,選擇太前端的技術可能不是太好,技術發展太快了,可能容易被淘汰,我們要抓住本質的東西。

我們要做真正有競爭力的技術,不是說前端沒有競爭力,前端里面也有訣竅。開發者要做出真正被人認可的價值。年齡大點的開發者在公司里是很有用的,因為他知道有哪些坑要趟。

最后分享下作為創業者我排除壓力的方法,在我最忙的時候,我反而喜歡靜下心來看書,或者寫一段程序、跑步,慢慢地把壓力給忘掉。
?